20201215_070301.jpg

 

20201215_070943.jpg

 

20201215_130432.jpg

20201213_143816.jpg

 

20201213_142227.jpg

 

20201213_142004.jpg

 

N-33.JPG

 

P-102.JPG

 

20201216_122949.jpg

 

每個人心裡一畝、一畝田……用它來做甚麼?用它來做甚麼?......種桃、種李、種春風……

每次到花蓮台東,心裡就會浮現三毛、齊豫唱的這首歌。

 

1910(明治43)日本德島縣920人從花蓮南濱上岸,在今日的花蓮吉安鄉開荒墾地,種植甘蔗,建立了吉野村,是為日本總督府官營移民村之始。數年後,吉野村已達370 1640人。移民應徵者十分踴躍,1913(大正2)繼續往南邊創建二號移民村-豐田村,1914(大正3)創建官營移民第三號-林田村。

 

這些日本移民,大多來自日本南方的四國,九州地區,他們要克服颱風對農作物的損害、流行疫病對生命的威脅,辛勤種植甘蔗(當時甘蔗價格比稻米高出數倍,直至末期才以稻米為主)菸葉等作物,在此養兒育女,開拓事業。他們的心中,一定有著堅強的意志力,與無比勇敢冒險犯難的精神吧!

 

然而強大的精神意志力還是抵不過日本戰敗的悲涼命運。1945年被迫拋下終生奮鬥的田園,日本人被遣返日本。當初懷抱夢想來此開拓,建立家園,從無到有,奮鬥一生,家人的成長與悲喜都在這塊土地上,一夕之間被迫放棄畢生所有的奮鬥成果與家族回憶,可以想見離台之日,當時他們曾留下多少牽掛與眼淚。

 

如今75年過去了,當年的淚與牽絆早已乾涸,故事也已灰飛煙滅,只留下日漸破敗的日式房屋與菸樓。當年期盼的和平之世終於來臨,各式各樣的人懷抱著夢想來此:解甲歸田的老兵開民宿的退休老師、賣花生湯的攝影師、賣粄條的醫生…….,今昔不變的只有颱風與太平洋的海浪、稻田,還有……還有我最愛的溫泉。

 

是的,紅葉溫泉、瑞穗溫泉、安通溫泉、金崙溫泉……,這一定是上天給這裡辛勤的人們最大的撫慰與恩惠。

無論是原住民、日本人、台灣人……,人來人去,這個位於太平洋岸的夢田,只要人們辛勤努力,一律平等無私的給予回報他們大自然的恩惠……與考驗。

20201213_123347.jpg

森林中的溜滑梯,小學已成平原

20201213_122731.jpg

 

20201216_121927.jpg

 

20201215_072855.jpg

 

20201214_085812.jpg

安通老溫泉飯店

P-146.JPG

安通溫泉

20201216_100601.jpg

瑞穗溫泉

P-199.JPG

紅葉溫泉

20201215_140442.jpg

 

20201215_130415.jpg

20201216_133846.jpg

 

獨立書寫  歡迎訂閱 隨時可以看到我的新文章

歡迎按讚並分享

我的前一篇隨筆也有相關  雨中的松園別館向晚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樹懶 的頭像
    樹懶

    溫泉裡的樹懶

    樹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